线上课堂
来源: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:2021-09-06 点击次数:1583次
案例
蒋云英(化名)是浙江省某地十里八村都出名的女强人,她人长得帅,能歌善舞、能说会道,聪明能干,年轻时曾代表大队参加全县歌舞大赛获得金牌。近些年他适应旅游业的发展,利用本地独特的自然环境,办起了农家乐,生意挺兴隆红火,还真让街坊四邻佩服又羡慕。
她的宝贝儿子孙成城,小时候活泼可爱聪明伶俐,真是人见人爱。不少邻居说,小成城长大了一定像他妈妈,也是好样的。
出乎人们意料的是,逐渐长大的孙成城看起来一表人才,但他除了读书外,什么事也不敢做不会做,让父母着实为他操心:上小学时学校或班内有什么活动总是畏首畏尾,什么事也不敢出头;上初中时人高马大的孙成城,却让低年级一个同学打得回家哭着给妈妈诉苦;上高中时要不要参加学校运动会,在班内是否参加数学比赛这类事,都要“请示”妈妈;后来他勉强考入大学,大学四年都是把脏衣服堆到一起,节假日带回家让爸妈洗;班内讨论问题,他总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。
大学毕业后孙成城不会自己找工作,爸妈几次带他参加招聘会,曾两次笔试合格,面试却都被淘汰。由于严重缺乏独立判断辨别能力,他两次被人骗过钱。2018年8月初,从网上应聘找工作,糊里糊涂的险些被某国外间谍机关利用,多亏公安机关从网上查出加以制止和教育。
这个窝囊儿子让蒋云英十分生气窝火:“这哪像我的儿子!”“孩子怎么这么无能!”“天哪,这到底是为什么?”街坊邻居们也着实纳闷。
分析
蒋云英来进行咨询,讲述了她育儿经历,方才揭开了迷团,这让蒋云英翻然醒悟、后悔莫及。
原来,魏云英在事业上是个女强人,在养育孩子上也是个“强娘”。
孙成城四、五岁时,就十分顽皮,在家里摆弄玩具和家居饰品,时常搞得一塌糊涂,喜欢玩水玩沙、上树登高,身上衣服常常弄得脏兮兮的。见到儿子这些蒋云英就吼他“你的衣服是拾来的吗?”“你不要命啦!”经常口无遮拦的责骂“真捣乱”“败家子”,并给儿子立下几个禁令,违犯就要惩罚。
为了让儿子上学有个好成绩,蒋云英不惜大投入让幼儿时的孙成城参加几个培训班。孩子对上培训班不感兴趣,蒋云英就强制去学。
孙成城上小学后,为了孩子学习,蒋云英夫妇把孩子应当做的事全都包揽了,每天孩子上学的书包都是当妈的给整理好。
孙成城无论做什么事,都必须听妈妈安排:上学买什么书包,与谁交朋友,要不要参加学校活动,是否当课代表都由妈妈决定;孙成城中考后报考什么高中,高考后填报什么志愿都由妈妈说了算。有时孙成城不乐意,蒋云英就来一句“小毛孩子,你懂什么”。上初中时购置校服,本来是按妈妈要求去定购的,到家后蒋云英仔细看看儿子拿回的校服,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地挑剔数落个没完。为了儿子,蒋云英可真是操碎了心,费尽了力。
勤快能干的蒋云英怎么也没想到,正是她对儿子掏心窝的“操心费力”,剥夺了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,成了孩子成长的“枷锁”。把本应孩子做的事大包大揽,无情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;让孩子一切必须听从她的,无情摧残了孩子独立思考、独立辨别的潜能;对孩子做的事苛求挑剔,批评数落个没完,压抑了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,形成自卑消沉的心理。
为什么小时候聪明伶俐的孙成城长大后,却表现的那样的无能、懦弱、无分辨是非能力,就是“强娘”的包办代替、家长作风、苛求完美导致的。孙成城成长的事实证实了民间一句俗话“‘强娘’养弱儿”。
对策
蒋云英、孙成城母子的案例告诉人们,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自由玩耍是他们自发成长的表现,是他们激发各种潜能,发展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,作为父母切不可以成人的标准、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小孩子的玩耍,限制、干涉孩子的自由玩耍,就是对他们自发成长的制约。
婴幼儿青少年生活自理、处理问题、人际交往、判断辨别是非等能力,只有通过自身实践才能习得。“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”,一切真知都离不开亲身实践。要相信孩子自发成长的能力,放手让孩子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生活自理,学习与人交往,学习处理问题,学习判断辨别是非。当然,父母要教给方法,提醒注意事项,不要担心孩子做事会出错,错误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资源,“吃一堑长一智”,孩子会从错误中进行自我教育,形成正确的体验,掌握做事技巧。
父母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是重要教子之道,称赞孩子的“成果”,表示比自己做得好;孩子能做的事,父母退让给孩子做;暴露父母自身曾经的失败,表明孩子比父母强。这些示弱做法,会有效地树立自信心,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,相信自己的力量,形成心理定力。小孩子无论做什么事,都是由不会到会,由笨拙到熟练,父母及时的鼓励会激励孩子越做越好。孩子实践的成功会教会孩子做事,会形成孩子自信心和自豪感,为他独立进入社会生活奠定最坚实的基础。
作者 范树怀 宁波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