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上课堂
来源: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:2022-03-21 点击次数:1649次
同学们学习,为什么同样努力,有的成绩优秀,有的成绩却是很不理想?
当然,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,40多年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,“用手学”还是“用脑学”是其成绩优劣区别的根本原因。
何为“用手学”?“用手学”就是每天注重的是动手完成作业,认为课外学习就是完成作业,只要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,就会有好成绩。所以同学们中出现了上语文课做数学作业,上英语课做语文作业的情况,甚至上数学课不专心听讲,而是忙于做课下作业。他们做作业注重的不是巩固知识、探求解题方法,而追求的是完成作业,不挨老师、家长批评。
这些同学每天忙忙碌碌,做作业费时费力,但由于缺少课前预习、课后复习、知识消化学习环节,新知识没转化为自己的知识,解题、考试方法没有总结,结果他们总是付出远远大于收获,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。
“用脑学”就是学习重在动脑思考。“用脑学”的同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十分善于动脑思考。他在预习时关注有哪些新知识,什么是重点,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;在听课环节注重将新知识深刻理解,转化为自己的知识;课后做作业着眼于巩固知识、探索解题方法;新知识学后及时复习,以免遗忘;每个单元(或章节)学后及时梳理系统,理清知识间的联系;每次考试后总结经验教训;善于从时间和精力上自我调控,以实现各学科平衡发展。
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一般是由考试成绩体现,无论是期中、期末考试,还是升学考试,考试试卷的题目就是考查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,考查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。“用手学”的同学,只注重完成作业,认为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。岂不知中学时各学科的某一个知识点,都可以从不同角度,从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中,编写出几十个甚至是无数个试题。而老师所留的作业题基本是从一、二个角度考查某几个知识点。“用手学”的同学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,没有准确记忆,解题方法没有认真总结,面对千变万化的考试题目,必然是一筹莫展、束手无策。这就势必导致每天忙忙碌碌,成绩却令人失望,学习效率事倍功半的结局。
“用脑学”的同学注重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抓住学习的“牛鼻子”。他们在消化、记忆知识,探讨学习方法、解题方法方面很下功夫,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、灵活运用,解题方法熟练掌握、灵活运用。他们学习抓住了关键、“要害”,“以不变应万变”,所以学得轻松、学得高效,这就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。
为什么同学们学习会大量出现“用手学”现象?这是因为做作业是有形的,动脑思考是无形的,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课后学习就是做作业。其次是一些老师忽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技巧,而以多留作业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。
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未必累得疲惫不堪,学习累得疲惫不堪的同学未必学得优秀,其关键在于是否会学,最重要表现就是“用手学”还是“用脑学”。
范树怀 宁波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