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上课堂
来源: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:2022-11-07 点击次数:1333次
极重要的快乐。不知你留心没有?那些每天像小山雀一样欢蹦乱跳的孩子,那些每天欢声笑语不断的少男少女们,他们拥有着健康的身体,快乐的心理,他们做事快捷利索,说话干脆利落,这表明快乐的孩子更机灵、更聪明。
人类的天性就是找寻刺激、找寻快乐。快乐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,孩子体验到了快乐、愉悦和激动,就形成了他们的精神宝库,能够为他们完善自我提供强大的力量。强壮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是一切能力的基础。
孩子在愉悦快乐的心态下,肌体气血运行通畅,身体各器官能发挥出最大的功能。身心在快乐中能够有效抵御各种病菌侵害,保证身体健康,促进身体发育。
生理学证实,负责情绪的生理机制与负责认知的生理机制是密切相联的,快乐情绪,愉悦的心情,使人的头脑灵活思维敏捷,学习记忆都会高效,许多灵感和创造性想象就会涌现出来;而在苦恼、郁闷、心烦情况下,人的头脑就会不清晰,思维迟钝、思路受阻,这种情况下学习必然是低效的。一项研究结果表明,勤奋并非成功的秘诀,快乐才是成功之道。
快乐从那里来。孩子快乐如此重要,快乐从哪里来?
母子间身体上的接触会促使其大脑释放一种激素,婴儿的大脑和父母的大脑都同样如此,这种激素可以同时使婴儿和母亲享受放松和快乐的感觉。
孩子最甜蜜的快乐不是好的食物和玩具,而是与父母共处充满爱的时光,是亲情的交流和受到温馨的关爱,是父母的关注、称赞。
孩子快乐源于需要的满足和追求成功。不仅是物质方面需要,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,关注孩子的优点进步,善于称赞和夸奖孩子。还要相信孩子的能力,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、去处理,做事的成功体验是幼儿快乐的本源,也是最纯洁的快乐之源。
玩耍游戏是婴幼儿的天性,孩子做任何事都可以是玩耍游戏。自由地玩耍和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适应生活的过程,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,让孩子自由自在的,按照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去玩耍游戏,他们就会从中享受到真正的快乐。
人类就是逃避痛苦,寻求快乐的。让学习变成婴幼儿的一种游戏,有益的玩就是有兴趣的学,有效的学就是快乐的玩。趋利避害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天性。
中小学生学习中,若父母长辈注重孩子学习中的进步、优点,并给予充分肯定和称赞,正是学习他们给带来愉悦、兴奋、快乐的感受,当孩子意识到学习带来快乐时,他们就会对学习引起极大兴趣,并取得惊人的成果。
压抑快乐的做法。一些父母长辈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,操心费力辛辛苦苦地做出一些让孩子失去快乐的事。
以成人眼光、意愿干涉娃娃们的自由玩耍和游戏,导致娃娃以哭闹“抗议”;管教不重在教,而是控制,强迫孩子事事必须听众家长的,不听从就训斥、责备,孩子敢怒不敢言;只关注孩子的退步、弱点和不足,或发现孩子做什么事不符合自己的心愿,就批评、斥责、数落个没完,让孩子郁闷;盲目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,或把孩子的缺点向他人张扬,伤害孩子的自尊;事无巨细管得太多,不停地在孩子耳边唠叨,不相信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,让孩子心烦;当老师给家长提出孩子有什么不好表现时,就不顾实际地给孩子一顿数落、责备、训斥,家长是洒气了,让孩子自卑、丧气,时常窝火等等。
怎样引导孩子快乐成长?
引导孩子快乐成长。管教从孩子8个月开始,日常生活中有明确的“规矩”,有“规矩”就严格执行“规矩”,让孩子形成明确的行为规范,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一切都是按已形成良好习惯和规范行事,他们是自由自在的,没有家长无休止的命令和唠叨,没有家长过多地指责训斥,他们的心情日常处于愉悦状态。
让小孩子生活在“童年”里。生活在“童年”里,就是依据婴幼儿的天性,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,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尽情玩耍,在玩耍中发展能力提升智慧。
让孩子做自己行为的主人,孩子自己的事自己选择、决定,让3岁的孩子选择自己的玩具,4岁的孩子选择他喜欢看的画册,听从6岁的孩子去哪里旅游、野餐的建议。中小学生在家长关怀下独立地学习、交友、科学探索,这样尊重孩子的意愿,符合孩子的心愿,孩子当然会开心快乐。
孩子出现过失、错误,平心静气地给孩子说出你对他的过失和错误,是怎样的难过和郁闷,以触动孩子的心灵,引导他幡然悔悟。既纠正错误,又保持好心情。切勿过多的训斥、数落、谩骂,训斥、数落、谩骂不是在教育,而是在割裂亲情,是在降低你在孩子心目中对你的尊重和信任。
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。对孩子来说,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,无论是雨雪、白云,还是花开、叶落,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。亲近大自然,观察研究大自然,会让孩子获得诸多启示和灵感,获得开心和快乐。
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,父母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,待人接物热情开朗,对人宽宏大量,处事灵活圆满,让家庭充满欢乐的情趣,生长在快乐家庭的孩子,长大后比一般的人更快乐。
婴幼儿期的孩子,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,将各类知识以生动活泼地游戏形式出现,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知识,形成学习快乐的感觉。
趋利避害是人和动物的共同本能。孩子学习经常得到鼓励、称赞、表扬,他们就将学习和得到快乐和愉悦联系起来,他们会更爱学习;如若孩子因为学习经常得到批评、训斥、数落,他们就把学习与苦恼、郁闷联系起来,他们就会厌烦学习。
青少年期的孩子,父母设法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闪光点,关注孩子的进步,肯定孩子的努力,多用支持、鼓励的语言,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,让孩子感到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,快乐的学习会有力促进成绩提升。
当婴幼儿孩子遭受委屈、痛苦、失意,出现哭闹、发脾气时,父母运用拥抱、亲吻、触摸肌肤等方法,对婴幼儿进行“心理按摩”。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,让他们把委屈、痛苦、失意倾吐出来,并给予同情、安慰和指导。
当青少年孩子出现苦恼、生气、焦虑、失望、痛苦等不良情绪时,教会他们学会运用“酸葡萄法”“转移法”“合理化法”“幽默法”“升华法”等有效的心理防御方法,实现自我心理平衡。教会利用听音乐、逛公园、听笑话、看电影、找朋友聊天方式,转移注意力,引导孩子转化不良情绪,逐渐恢复快乐的心情。
作者 范树怀 宁波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中心